开国大将黄克诚,作为一位战功赫赫的革命将领,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,地位尊崇,在人们心中更是刚正不阿、直言不讳的形象。然而,他的形象却与他的伟大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尤其在穿着打扮上,他从不讲究,常常因为外貌普通而被误认成平凡的老人,甚至遭到拒绝。
就拿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经历来说,黄克诚前往总后勤部找洪学智时,就因为自己的穿着和不拘小节的外貌而被门卫拦住。彼时黄克诚已经年过七旬,虽然他的精神和气质依旧不减当年,但穿着朴素,容貌亦没有刻意打扮,卫兵一看他老态龙钟、衣着普通,便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老人,便上前问道:“老人家,您找谁?”黄克诚当时面不改色,淡然答道:“我找洪部长。”他的话语不急不缓,毫无架子,可卫兵显然没意识到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黄克诚大将军。于是,卫兵坚持要求黄克诚出示通行证,黄克诚便介绍自己是黄克诚,带着一丝平和的语气请求通知洪学智。
卫兵一看黄克诚的打扮,一时间竟有些犹豫。黄克诚虽说出自己的名字,但他并没有带任何证件,身边也没有随扈,这让卫兵更加困惑。此时,正巧洪学智的秘书从里面出来,看到黄克诚正站在门外与卫兵争执,便立刻跑过来了解情况。卫兵告诉秘书,眼前这位老人没有通行证,无法进入。秘书一听,瞪大了眼睛,怒道:“什么老头?这是黄克诚大将!连洪部长都是他的老部下,你竟敢拦他?”卫兵听后大吃一惊,才意识到自己竟然错认了这位非凡人物。秘书连忙向黄克诚道歉,并亲自将他迎进了大楼。临走时,秘书还不忘狠狠地瞪了卫兵一眼。
展开剩余62%不过,黄克诚本人并没有因此生气,反而宽容地为卫兵辩解:“他不知道我是黄克诚,没见过我也能理解,不能怪他没有识别出来。”他的宽厚与大度,展现了他豁达的性格。即使面对误解,他依然保持着从容和理智。
黄克诚的这种不拘小节的个性并非一时一事,在他中年时期同样有过类似的经历。1942年,黄克诚担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,当时他正赶往第10旅司令部找旅长刘震。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,黄克诚并不讲究外形,衣着破旧,头发胡乱,胡子蓬乱,走到门口时,被卫兵误认成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头,直接拦住了他。
当时的黄克诚虽然年纪不大,但由于常年艰苦的生活和训练,他的面容显得有些沧桑。卫兵并不认识他,见他衣衫褴褛,便问道:“您找谁?”黄克诚正急着与刘震谈工作,便直接回答:“我找刘震旅长。”他边说边试图往里走。按照新四军的传统,如果有群众来找旅长,卫兵都会主动通报,只有有重要事务才会被为难。但这名卫兵显然并没有意识到黄克诚的身份,因此试图阻止他。黄克诚本性急躁,见状便提高声音说:“我是你们师长黄克诚!”他有些不耐烦地再次试图进去。
卫兵听后仍然不相信他是黄克诚,坚决不让他进。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,刘震听见了外面的争吵声,立刻走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。当他看到黄克诚时,立刻敬了个礼,笑道:“黄师长,您怎么来了?”这时,卫兵才恍然大悟,面前这位貌似普通的老人,竟是新四军的赫赫有名的师长——黄克诚。
事后,黄克诚并没有责怪那名卫兵,反而为自己的急躁行为做起了自我批评。他坦言自己的脾气太急,没有耐心向卫兵说明自己的身份,硬闯进去是自己的错,并表示以后一定要改正,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。这种能自我反省的态度,正是黄克诚作为一位领导者的真实和高尚。
黄克诚不仅在军事上卓有成就,在做人做事上也保持了真诚与谦和,特别是在面对他人的错误时,他总能宽容待人,深知自我批评的重要性。他的这种品质,不仅让他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者,也让他在同僚和部下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秦安配资-配资平台网址-股票做配资-证券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