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,来自塞尔维亚的29岁行为艺术家玛丽娜·阿布拉莫维奇做出了一个极具争议且极端的决定——她选择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,完成一场名为《韵律0》的行为艺术表演。她的设想极为大胆,决心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,以此揭示人性最深处的黑暗。
为了让这场表演的效果达到她预期的震撼效果,玛丽娜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展演现场精心布置了72件极具威胁性的物品,包括鞭子、剪刀、铁链、灌肠器、左轮手枪等各种极端的工具。她决定自己不加防备地站在这些致命工具的面前,全身心地交给观众的操控。为了使自己完全失去反抗能力,玛丽娜在表演前注射了大量麻醉剂,这样她就能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里完全无法动弹,身心都被麻醉所束缚。她的决定显得既决绝又充满危险,仿佛进入了无法预知的深渊。
展开剩余72%在这场极端的表演中,观众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件工具,毫无约束地对玛丽娜的身体进行操作。作为麻醉状态下的受害者,她无法反抗,只能无声地忍受侵害,目睹自己身体遭遇暴力与侮辱。她的内心充满了极大的危险感,而她的初衷,则是希望通过这种极限的艺术形式,激发人性中的恶行,试探人类的底线,究竟能容忍多少暴行。
然而,玛丽娜很快意识到,这场表演的后果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,甚至令她感到深深的恐惧。她意识到自己还太年轻,过于天真。在没有完全理解人性阴暗面的时候,她就冒险将自己交给一群陌生人,结果无数次的侮辱与伤害,几乎摧毁了她对人性的信任。
刚开始时,观众还因为羞涩和胆怯,没有做出过于激烈的行为。许多人只是围绕着玛丽娜踱步,静静观察她的神情,试图理解她的情感反应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观众们意识到她已无法动弹,许多人开始变得更加大胆。有人用口红和画笔在她的皮肤上涂抹,肆意在她的身体上留下痕迹。当他们看到玛丽娜除了眼睛能够微微转动外,身体完全无法移动时,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放开束缚,变得越来越放肆。
最初的探索迅速演变成暴力行为。一个观众拿起剪刀,开始将玛丽娜的衣物剪开,伴随着撕裂声,她的身体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。这一行为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,接下来的暴力行为愈演愈烈。一些人开始用带刺的玫瑰花去刺她的皮肤,恶狠狠地盯着她的眼睛,仿佛享受着这种对他人痛苦的控制感。更有参与者拿起匕首,在玛丽娜的皮肤上划开一道血口,鲜血瞬间流淌。玛丽娜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,无法动弹、无法逃避。
随着暴力的升级,围观人群的情绪也逐渐失控,许多人似乎变得亢奋,跃跃欲试地想要加入施暴的行列。每当玛丽娜遭遇一波又一波的伤害时,围观的人群就会发出一阵阵如潮水般的欢呼声,他们的笑容和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病态的兴奋,仿佛玛丽娜已经不再是一个人,而是一个被他们完全支配的玩物。她身体的疼痛和内心的屈辱,与围观者的狂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此时的玛丽娜已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完全错误。她曾信誓旦旦地说,愿意为艺术付出任何代价,甚至包括生命。但当她真正体验到人性最黑暗的一面,她才深刻感受到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多么的天真与愚蠢。随着时间推移,她感觉自己犹如跌入了人间地狱,不断地被一波又一波的暴力所摧残。每一秒钟,她的精神和肉体都在承受着巨大的折磨。直到其中一位参与者拿起一把已经装填弹药的左轮手枪,直指她的头部,这一刻让整个表演达到了顶点。
玛丽娜躺在那里,眼中渐渐滑落泪水。她的内心深处或许已经清楚地认识到,自己追求的艺术表现,竟然与人性的阴暗面产生了如此扭曲的共鸣。她的勇气和胆量在这一刻显得如此幼稚和可笑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,她或许开始对自己做出的决定感到深深的后悔。
六个小时的麻醉过后,玛丽娜终于从昏迷中苏醒。当她清醒过来时,整个人已经身体受创、精神崩溃,深刻的心理创伤令她无法再继续这段艺术创作的旅程。她曾在开始时坚定地表示:“我会承担所有后果,甚至可以被杀掉。”但当她亲身经历了这些暴行后,她才真正明白了人性的脆弱和她对这场表演的误解。
对于玛丽娜创作《韵律0》的深层意义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。有观点认为,这场表演其实是对另一位行为艺术家小野洋子的致敬,因《韵律0》与小野洋子的作品《切片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然而,无论外界如何解读,这段经历无疑对玛丽娜而言,成了她人生中最黑暗的篇章之一,甚至影响了她对人性、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与认知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秦安配资-配资平台网址-股票做配资-证券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